兰州酒店“剪刀女”事件:小心认知战,他们就快成功了
从“女生借剪刀被威胁”的网暴言论,到全民围观、口水飞溅,直到真相浮出水面,所有人才发现:真正在“威胁”我们社会的,不是剪刀,而是那些打着情绪旗号、戳破规则防线的极端逻辑,而他们背后,有可能正在替某些外部势力打前阵。
从“女生借剪刀被威胁”的网暴言论,到全民围观、口水飞溅,直到真相浮出水面,所有人才发现:真正在“威胁”我们社会的,不是剪刀,而是那些打着情绪旗号、戳破规则防线的极端逻辑,而他们背后,有可能正在替某些外部势力打前阵。
南京地铁又放大招了!10号线二期“跑图”近俩月,2026年初就能坐?9号线盾构只剩1条没通,城北到河西25分钟直达?4号线二期再过不久,江北到鸡鸣寺不用绕大桥?这三条线路一开通,南京人出行格局要彻底变了!
把“六朝古都”四个字拆开,南京最近干的事,是把“古”塞进投影仪,把“都”泡进雨花茶,再把“六”和“朝”拆开卖给晚上九点还不肯睡的夜猫子。
10月4日,南京地铁3号线的车厢里,游客李女士一家正轻松讨论行程:“先去红山动物园看熊猫,下午游玄武湖,晚上打卡鸡鸣寺。”这本是再平常不过的对话,却因一名粉衣女子的突然介入变了味。
事情大抵是这样的,国庆假日的南京地铁3号线上就发生了一出闹剧:一个家庭正在地铁车厢里兴致勃勃地规划着行程,讨论着先去红山动物园,返程时在去鸡鸣寺和玄武湖,听上去是不是没有任何问题,但偏偏当地名“鸡鸣寺”三个字被说出时,一个女乘客不愿意了,说是侮辱她。
这事儿发生在南京地铁三号线上。那天有一家三口,看样子是去鸡鸣寺玩,聊天时随口提了句“鸡鸣寺”。结果吧,旁边一个穿粉衣服的女的立马炸了,脸色一变,火气冲天,跟被谁踩了尾巴似的,嚷嚷着说人家是在暗讽她、挤兑她,非让人家当场道歉,不道歉就别想下车。
假期里的公共交通,承载着无数人出行的期待与便捷,而车厢这一方小小的空间,也往往成为观察社会文明的窗口。在南京地铁 3 号线的一趟列车上,一场因景点名称发音引发的无端冲突,打破了车厢内的平和氛围。事件中,一名女子将他人对景点的正常讨论曲解为针对自己的嘲讽,进而展
事情其实是这么个情况:10月4号那天,一位女生带着丈夫和家人准备搭乘南京地铁3号线去红山动物园玩玩,还打算之后顺路去鸡鸣山和玄武湖转转。
国庆假期的南京地铁3号线,本该是游客畅谈行程的轻松场景,却因“鸡鸣寺”三个字掀起一场闹剧。10月4日,一名游客和家人规划路线时提及“去鸡鸣寺”,不料被身旁粉衣女子当场指责“暗讽自己”,随后女子情绪失控撒泼骂人,甚至主动报警,这段视频曝光后,让有着1700多年历
“鸡鸣寺”三个字能惹祸?10月4日南京地铁3号线的一场闹剧,把全网看懵了。一家三口正常聊行程,提了句返程要去鸡鸣寺,竟被穿粉衣的女子当场怒斥“暗讽她”,掏出手机报警扬言要拉去派出所,直到心虚提前下车才收场。这波操作离谱到连鸡鸣寺工作人员都无奈回应:建寺千年,头
事件当事人女游客出来回应了事情的前因后果,10月4日这天,她和老公等家人乘坐南京地铁3号线准备去红山动物园玩儿,计划在回来的时候也顺便去鸡鸣寺和玄武湖看看。
10月4号那天,南京地铁3号线上,有个女游客正跟家人商量游玩路线:先去红山动物园,回来再逛鸡鸣寺和玄武湖。就这么句再平常不过的话,居然闹出了大麻烦。
来自外地的周女士一家正坐在车厢里,兴奋地规划着当天的行程,先去红山森林动物园看大熊猫,回程时再顺道逛逛鸡鸣寺和玄武湖,感受这座古都的秋日韵味。
值得一提的是,报警时在电话里哭诉卖惨的粉衣女子,与事发时的强势态度形成鲜明反差,而原本无错的当事人一家,不仅要应对事件带来的影响,更因后续细节心生后怕。
王女士带着老公和孩子坐地铁时,提到要去鸡鸣寺游玩,旁边穿粉色外套的女子突然发火,指责他们一直在暗讽自己。
现场那叫一个乱。姑娘情绪激动,非要报警,嘴里不干不净地骂。人家游客也懵了,反复解释:“鸡鸣寺是地铁站名啊,我们讨论行程有啥问题?”
南京的著名景点鸡鸣寺啊,谁会料到这叫了一千多年的名字,居然被人认为带有“暗讽”意味!
鸡鸣寺是南京地铁3号线的标准站名,拥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,却因一个字让一位女子在地铁上情绪失控。
她脑子里把“鸡鸣”自动翻译成“鸡你”,觉得被一家三口影射,当场嚷着要报警。